为助力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首个引爆项目、以展现济南“链上自贸”全新贸易模式为核心功能的绿地(济南)全球商品贸易港受邀在9月16日-2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亮相。

在“一带一路”展区绿地(济南)全球商品贸易港的展台上,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商品,无不展示着当地的特色文化,诸多进博会同款商品惊艳亮相。本次展会共计展出了来自伊朗、土耳其、南非、蒙古、捷克、俄罗斯、波兰、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余种进口商品。

这些展品既是各国文化之瑰宝,也是手工艺的匠心之作。芳香馥郁的斯洛文尼亚葡萄酒、流光溢彩的伊朗搪瓷工艺品、晶莹剔透的捷克水晶杯纷纷吸引着现场观众的目光。

伊朗陶瓷工艺是伊朗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的文化瑰宝,搪瓷、陶器和瓷器的上釉是伊朗与中国两国艺术家们发明及文化融合的杰作,每个瓷器的风格,都展现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肌理。伊朗陶瓷产品颜色绚丽、图案多彩,富有地域特色。透过伊朗搪瓷摆件的制作工艺与纹饰绘画风格等方面,能够解读中国与伊朗两国的文化融合。

“捷克的水晶是无与伦比的,兼具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美感。”捷克驻华商务参赞彼德瓦夫拉曾经对自己国家的产品如此形容。早在公元9世纪,捷克的水晶制造业就开始萌芽,备受欧洲各国王公贵族的推崇,并曾在1935年布鲁塞尔以及1937年巴黎的两个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多项名誉奖、金奖以及最高艺术奖,享誉世界长达七个世纪之久,被誉为“透明的黄金”。

水晶工业是捷克国家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水晶手工制作工艺,决定了捷克水晶的品质与价值。捷克水晶以独特的吹制、手工雕刻、打磨和切割等工艺,成了捷克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和出口商品。此次展出的波希米亚水晶便是捷克最为广泛的民用品牌。

据了解,绿地(济南)全球商品贸易港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获批后的首个引爆项目,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拟于2021年底投入使用。片区管委会与绿地集团济南事业部共同推动,已完成50个国家馆和22个体验馆的招商工作,将有2.4万种海外商品在贸易馆展示展销,让济南乃至省会经济圈城市民享受“买全球、卖全球”“买全真、卖全真”的商品体验。